可持續發展

要長久,似乎就要慢慢來,要就著就著。
感情和開發土地道理一樣嗎?

同台食飯

前兩天爸媽兩老居然一起叫我去食飯,這兩個人已經快兩年沒有在同一場合同時出現。這時節,感覺真複雜。
很久沒有感受過被embrace,不是真的如此,只是覺得好像。另外觀察兩老的表情,還真搞笑。
不知道兩老各自的兩老知道了以後,會不會故思亂想呢?

《少年十五二十時》觀後

掛著「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匯報演出」的招牌,雖說幕後製作大多是校外前輩協助,全學生的演員陣容仍是很有誠意。
既是翻譯作品,不得不討論一下翻譯質量。對白中出現「第一表親」這樣的夾生米自是不可饒恕,相反主角兩兄弟有關女人的私密對話卻入俗有餘。全劇共分兩幕,明顯可見演員在第二幕開始露出疲態,劇情激情之處尤見此弊。當然也不能過份要求學生有神奇表現。
最堪詬病的倒是本劇的譯名,Eugene沒錯是全劇主角兼敘事者,但劇中所表達的時代內涵已超越「香蕉成熟時」一類的格局。我也不知道觀眾當中有多大比例的人能了解1937年的美國:大蕭條的尾聲,戰爭的前夕。從現在看來,那是黑夜的絕頭,希特勒給美國帶來的是過去十年都沒有的經濟機遇。當然往後還有浴血大戰、配給品過活、以及「三十七個表親同住」的「狗屎」,但正如結尾時浮現的樂觀氣氛所揭露,最壞的已過去了。
現場觀眾笑聲不絕,這是好事。其實在笑料之餘還有很多很多留待觀眾細味,希望不要忽略過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又:聯想起徐小鳳的《雙城記》。

我們說說這朵雲吧


ABC新聞主播Peter Jennings肺癌死掉了,明珠台一連幾晚轉播ABC做的紀念特輯,頗堪一看。
人們都說美國人不知有外國:大聯盟職棒MLB的 World Series,所謂「世界大賽」,居然只得美、加兩國球隊參加。各大電視台晚間的World News也大約如此。誰知道原來Peter眼光並不本土,而且他根本不是美國人。他在加拿大出生、長大;父親Charles是加拿大廣播電台的元老。家學淵源使他很早就養成對廣播的熱忱。
Peter多次對人說一個小故事:小時候他父親經常叫他望向窗外的天,報告他看到些甚麼。「我就回答:『有藍天和白雲啊。』父親搖搖頭:『不對,你試試把整片雲分成八塊,像切餡餅那樣。然後告訴我每一塊的特點。』」Peter以後就是以細緻入微的觀點和對不起眼的素材的運用而聞名。大美國主義者會說他常站在對立一方的立場說話,例如在中東問題上傾向巴勒斯坦。而他的以色列朋友卻告訴記者,他傾向每一個值得關懷的人,包括以巴雙方。
二十年前戒煙,並不能使Peter免得癌症。他自認在911以後因心理軟弱又重操故習。911卻不止給他壞影響,就是在那時候,他靜靜地加入了美國籍。來自加國,又長年跑國外新聞(所以他對美國政壇的認識,就是按平民的標準也少得可笑,他曾在現場訪問中把基辛格(Henry Alfred Kissinger)介紹成「列根時代的國務卿」),卻不能影響他對美國的認同;而這種認同是以低調、富尊嚴的形式表達。所謂諍友就是這樣。
誰說美國的新聞都一樣?是時候反省一下自己過於概略的觀察方式。隨便一看,滿天雲好像都一樣,到一朵雲散掉,你才發現錯過了一度風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