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books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books. Show all posts
方便就好
前一日還對細佬說,把自家藏書拿出來賣弄很無聊,轉個頭就去登記了。
柱候(zhuhou.com)是國內最熱門的「品位社交網」,潮童群聚之處。我卻喜歡把它當是家裡書本的電子目錄,整理一下自己的書,看看有甚麼關鍵字。問題是港台書基本空白。要自己輸入?睬你都傻。
花半夜把房間裡大部份書輸入,「只有」百幾本。比靚女們差的太遠,偉大的華姐居然五百幾本「看過」,我懷疑所謂看是read抑或went through還是saw。
柱候(zhuhou.com)是國內最熱門的「品位社交網」,潮童群聚之處。我卻喜歡把它當是家裡書本的電子目錄,整理一下自己的書,看看有甚麼關鍵字。問題是港台書基本空白。要自己輸入?睬你都傻。
花半夜把房間裡大部份書輸入,「只有」百幾本。比靚女們差的太遠,偉大的華姐居然五百幾本「看過」,我懷疑所謂看是read抑或went through還是saw。
豬猶如此
雖然不能/敢生豬儀的氣,但的確是很傷心。回頭看看書櫃上那堆容祖兒CD,真是人心換╳╳。
在不太寬裕的條件下,陪我到愛丁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物質或心理上必需的。以書本來說,一定是愛不惜手,一看再看的手邊書才會花大氣力搬到愛城。之前所說的「好朋友」就大約如此。
回來的時候盡力帶回一些,也留下了一小箱帶不走。為了帶走的那一些,還在機場付了一百鎊罰鍰(比書本身還貴)。一直以為日後豬儀會把剩下的帶回來,誰知道......好吧,你搬了十次家,再也搬不動了。於是我托付予她的好朋友成了「acceptable lost」。
永遠失去的那一小箱,裡頭有一些我帶去的中史書,有《中國文學的美感》。也有我在愛丁堡買的書,其中有一本1936年介紹歐洲形勢的書,還有英國History Magazine約四十年前的合訂本。上面兩本都是在charity shop以幾鎊撿來的便宜,便宜可不代表下賤。當然還有從Cockburn St那家攝影專門書店,花幾十塊真金白銀買來的Photoshop CS3 for Photographer!套句《日出》的台詞,「那是我們作孽的錢啊!」
逝者已矣,電話裡唯有自我解嘲:「還好我不是留下相機托你保管。」得到的回應居然是「哈,這樣我一早就會丟掉了。」這到底算是體貼我的幽默感,還是佛洛依德式不打自招?想到「adding insult to injury」這個俗語,夠應景的。
理論上,這人就是我在世上最堪托付,而且相待以誠,今生不論貧富病困,仍互相體諒扶持的那位了。
豬猶如此,僻何以堪?
在不太寬裕的條件下,陪我到愛丁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物質或心理上必需的。以書本來說,一定是愛不惜手,一看再看的手邊書才會花大氣力搬到愛城。之前所說的「好朋友」就大約如此。
回來的時候盡力帶回一些,也留下了一小箱帶不走。為了帶走的那一些,還在機場付了一百鎊罰鍰(比書本身還貴)。一直以為日後豬儀會把剩下的帶回來,誰知道......好吧,你搬了十次家,再也搬不動了。於是我托付予她的好朋友成了「acceptable lost」。
永遠失去的那一小箱,裡頭有一些我帶去的中史書,有《中國文學的美感》。也有我在愛丁堡買的書,其中有一本1936年介紹歐洲形勢的書,還有英國History Magazine約四十年前的合訂本。上面兩本都是在charity shop以幾鎊撿來的便宜,便宜可不代表下賤。當然還有從Cockburn St那家攝影專門書店,花幾十塊真金白銀買來的Photoshop CS3 for Photographer!套句《日出》的台詞,「那是我們作孽的錢啊!」
逝者已矣,電話裡唯有自我解嘲:「還好我不是留下相機托你保管。」得到的回應居然是「哈,這樣我一早就會丟掉了。」這到底算是體貼我的幽默感,還是佛洛依德式不打自招?想到「adding insult to injury」這個俗語,夠應景的。
理論上,這人就是我在世上最堪托付,而且相待以誠,今生不論貧富病困,仍互相體諒扶持的那位了。
豬猶如此,僻何以堪?
書林怡情
細佬光臨僻房,看著我的藏書面露敬畏之色。大概猜出他心裡想甚麼,我當即安撫曰:「多是多,但沒幾本看得完的。」細佬又說,我看的書題材很「實質」:應說是很細很具體,不抽空討論。我嘆口氣:「你知道我怕帶『虛』的事情。」細佬略一點頭作一心照意思的表情,表達深切同情。
他會看著某書作者名問我曉不曉得此人是誰。「當然不會,我買書又不會先看作者名。」先看題目,再看結構、文筆,基本上過了這三關就行。他拿起一本甚麼中國人類學來著,說這個作者他的教授很不喜歡。據說教授被這仁兄剽竊了著作內容,還會遷怒於問及此人作品的學生。我攤了攤手,這回事國內太多,而且這書寫/抄得也不精采。除卻抄襲之事,細佬所述的情形正是學術所謂家法(門閥)。黨同伐異,還將敵我之防由教學傳承下去。我無所師承,自然有幸免此問題。我一邊廂看顧頡剛《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》,大疑《左傳》乃漢劉歆輯綴故書而成;另一面又看錢穆《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》,力證劉歆根本無時間進行如此浩大之工程。這樣讀書左右逢源,讓正反兩造在我書桌上比試理論,由我來取決,真過癮。
當然無家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證書啦(!),次要問題是方向自然會亂一些,少了系統安排訓練自不夠全面。不過又聽說細佬所讀考古學不授攝影與繪圖兩科,任其自學;怪不得學費如斯之低。
他會看著某書作者名問我曉不曉得此人是誰。「當然不會,我買書又不會先看作者名。」先看題目,再看結構、文筆,基本上過了這三關就行。他拿起一本甚麼中國人類學來著,說這個作者他的教授很不喜歡。據說教授被這仁兄剽竊了著作內容,還會遷怒於問及此人作品的學生。我攤了攤手,這回事國內太多,而且這書寫/抄得也不精采。除卻抄襲之事,細佬所述的情形正是學術所謂家法(門閥)。黨同伐異,還將敵我之防由教學傳承下去。我無所師承,自然有幸免此問題。我一邊廂看顧頡剛《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》,大疑《左傳》乃漢劉歆輯綴故書而成;另一面又看錢穆《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》,力證劉歆根本無時間進行如此浩大之工程。這樣讀書左右逢源,讓正反兩造在我書桌上比試理論,由我來取決,真過癮。
當然無家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證書啦(!),次要問題是方向自然會亂一些,少了系統安排訓練自不夠全面。不過又聽說細佬所讀考古學不授攝影與繪圖兩科,任其自學;怪不得學費如斯之低。
一失足成冚家鏟

《中國民主政治的困境,1909-1949 - 晚清以來歷屆議會選與述論》。一整個不忍卒睹(別誤會,書寫得蠻好),改名叫《血哭史》好了,讀了發現今天澳門也是差不多嘛。他媽的革了一百多年命,還是這個老樣子;真白活了一世紀。
民主政治思潮衝擊中國,中國人亦嚮往民主政治。自清朝末年至國民政府時期(1908-1948),先後四次舉辦國會選舉,希冀實現代議政治。本書敘述各次選舉的制度與經過,包括選民人口、候選資格、投票過程等相關涵數,並運用精英觀念,分析當選議員的背景、年齡及新舊知識等,最後討論何以民主政治不能步入坦途的內外在因素,是一本開創性的論著。
想起老話:「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頭是百年身。」要是教古人返生,恐怕會氣得每句後三個字改成三字經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