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德記麵家在風順堂開了分店。因為就近學校,也要兼賣飯品;牛腩飯雞扒飯之類屬順手拈來,問題不大。居然也賣起肉燥飯來,還畫了張卡通海報貼在門口招徠,心想既然走高調應有水準,便試食去了。
上桌一看就不妙,吃一口已經可以宣判。三大病曰:「稀」、「鹹」、「瘦」!
稀者,汁水不夠濃。我猜老闆不捨得下料,但又要有汁水充撐場面,便有此一「和稀泥」。其實沒有甚麼料可下,就是醬油和糖罷了。這個也要省說不過去。可是老闆又畫蛇添足加了一把馬玲薯片,搞甚麼鬼啊?
鹹者,沒下糖也。煮肉燥,糖應該不要錢的拼命放,爆紅蔥時放一匙,煮豬肉時放三匙,試味時通常再要補一匙。趙德記的汁只有鹹沒有甜味,一是糖少放;二是紅蔥或洋蔥不夠。洋蔥是便宜貨,切碎下鍋一爆,香氣甜味全都有,煮爛以後也會使醬汁有濃郁質感。老闆一念之差少下一個洋蔥,全線崩潰。
瘦者,無油水也。再說一遍口訣:「好吃的肉燥,惟肥肉與紅蔥矣。」肉不肥就完蛋了。
總而言之,趙德記肉燥飯之死,殉於「客路」。怕客人不喜歡肥、怕台式甜口味不習慣、怕汁太濃嚇親人…………不如專心做牛腩飯好了。我對老闆說:「小泉居的魯肉飯不好吃可以原諒,因為那是全餐廳最便宜的飯;你的肉燥飯和雞扒菜飯同價,我的要求就要高一些了。材料都是很便宜,多放也不虧錢,少放就差很遠。」老闆聽了唯唯諾諾,不知道聽進去沒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不管人家的事,我煮的還是最好吃(這不是我吹牛,有眾口為證)。今天又煮了一鍋,棄紅蔥改用洋蔥。證實了之前我的想法:洋蔥與紅蔥基本上效果一樣,而且洋蔥剝和切都容易。秘訣是切細一點,爆透一些(因洋蔥比紅蔥肉厚)。坊間食譜通常教你把洋蔥粒「煮至透明變軟」就成,大謬。變軟以後再收細火慢熬,不時翻動注意火候不要弄焦。至洋蔥轉成金黃色軟趴趴一堆「焦糖化洋蔥(caramelized onion)」是也(其實這兒沒有真正的焦糖化,不過俗稱如此)。這時那種香氣,直教你罵三字經,罵食譜誤人。這寶物煮肉燥、意大利粉肉醬俱一絕;美國人用來夾熱狗漢堡,亦妙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