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個兒


去了消防局、舊西洋墳、國父紀念館,都是看些逝去的人。
在舊西洋墳,想著那些人是怎樣活,怎樣去。七歲的小孩前面有一堆玩具、小熊維尼公仔。剛三十歲的女人,在照片上笑得很可愛;她是遺下一個愛她的男人,還是臨走時後悔生前沒有好好的愛?

再看了99年去的明勵志神父,是位意大利人,和民國同年。利瑪竇小學上下都叫他「father」,可見他的地位。隔不遠是慈幼的余子樵神父,96年去的。一輩子的獻身與服從,想來是多麼可敬,而又多麼高遠難及。

想到馬禮遜墳場裡頭特別多蘇格蘭人,不也是為了這樣的那樣的目標客死異鄉?而且那兒葬的人,年紀特別輕,好多三十來歲。我猜當年衛生條件也是原因之一,另外就是年輕人可能沒甚麼資產可供死後歸葬了。思緒再飄到愛城的St Cuthbert's Churchyard,就在Edinburgh Castle下頭。



昨天媽問我為甚麼這麼喜歡想以前,不思進取。你說呢?

2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馬禮遜墳場也有我的很多次腳印
那裡有些孤伶伶,有些是一家人
有很年輕的妻子,希望不是陪葬吧
是我也管不著
我只怕若真是陪葬
我忍不住去想她是否自願
如非自願(在愛情未偉大到產生萬能答案之前)
那若她光是恨這個世界的不公還好
若她也恨老公
那多事與願違啊
又有多少能效法祝英台甘心自願跳入夫君的墳
隨非生無可戀到那地步
但就算無可戀亦還有黑頭人送白頭人的責任呀
而且相愛的人哪捨得讓對方輕生
打情罵悄發毒誓也不會真讓他去死
幸好我觸手可及的範圍內都不再盛行陪葬

OVM said...

那是「合葬」,不是「陪葬」。那些家族墓可以葬很多不同時間去世的人,可能你把陪葬聯想到「殉葬」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