廿五比十三

中國傳統學術沉到何種程度?看看現在的文人對經典的認識就知道。
漢儒官學講究家法,博士都止通一經,越界是禁忌。當然這是亂來,孔子門生六藝都學,何來家法界限?到東漢私學抬頭,有了個「五經無雙」的許叔重。自此經學家都以兼通為貴。
現在呢?讀完四書就已經很了不起。而五經呢?別說「精通」了,正正經經給他通讀一遍的有多少?十三經更是妄想。
有某人要送彼人一套廿五史。立意良好,過程搞笑,結果難料。
以字典為喻,你送他廿五史好比單有正文而沒有檢索,而史學檢索是不能用送的,只能用學的。十三經通讀雖然目標高遠,仍算可能。廿五史靠一己之力摸通底細則近乎鏡花,而沙中淘金的功夫只有靠年月積澱。希望彼人不負諸公一番美意,更不負大樹的犧牲。大樹要生長幾個十年,才能盛載史海茫茫三千七百萬字?換了是史家,花上同樣年月又能否同樣胸懷三千年點滴?
真是木猶如此,人何以堪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