閒暇

假日的本義是「啥都不幹」,到了今天大家過假期都是「找事來幹」。浮生難得半日閒固然可貴,更可貴的是在「得閒」之際不會雄心萬丈要成就甚麼功業。從前不是每逢五六月就在想這年暑假要怎樣怎樣,到頭來沒一回對辦。
現在的小朋友就進步多了:甚麼都假,打工最大。有錢了萬事都成。某天半夜在食肆遇到一位老友,好久沒見。原來打暑期工打的天昏地暗,一週七天朝九晚十一。只得「開發」睡覺的時間,星夜開餐;完了還得在街上瞎逛上半小時才甘心回家。這裡我完全沒有批評責備的意思,因為那天我也是參與瞎逛的一份子。小弟恭逢其盛,得以一窺「找事來幹」之極致。我不是啥都沒幹,只是不抱「必求有成」的心理去幹。翻出梁詠琪的《膽小鬼》來聽,回溯《某年仲夏》。只是不能多聽,否則那個獨特的「年代對應」關係就會淡化掉;就像綺貞的歌聽太多,不用力的回想是記不起哪首歌是對應甚麼時候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雖云不求有成,但亦小有所成。趁「黎明前的黑暗期」我把房間完全淨空一光(注意完全兩字),不該有的東西統統丟棄,將本來隨機分佈的書本一一回歸書架。
「胡說,你的書本來就不是放書架上的,哪來歸位?」
沒錯啦,在我成年以後買的書基本上都是直接放到我床上、椅上、和房間其他南北雜貨之間的微妙縫隙中。把它們都結集起來才發現架子根本不夠用。把老唱機丟掉後,才算騰出了點空間安置所有書本。從來就沒有機會一次檢閱近年所有讀過的書(從台灣以後我就沒有去圖書館看書的習慣了,九成九我詳讀的書都是買回來讀的)。看這書山書海,不禁要質問自己:買了讀了這麼多,都能記往嗎?寫文章的時候引得出來源嗎?還好,通常都能記得個大概。
「那麼到頭來,看書對搵工有幫助嗎?」對不起,沒用。書讀多了,思考多了;不會讓你在社會上實質地「提升」,相反它使你迫上棧道、送到崖邊、綁在海盜船舷邊,處決敵人用的跳板上。它只是讓你精神上「離群索居」。容我恭敬地引用舊工人球場某位波牛叔父的話,這種情形真箇是「讀╳壞書啦!」

No comments: